從台南到台北
從小攤位到精緻餐廳古都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
天生擁有敏銳嗅覺與味蕾的朱媽媽只要吃過、看過的料理,便知道該要如何尋找對的食材,變出美味佳餚。除了對料理的天份,朱媽媽還有良師指導,過去擔任「總舖師」(大廚)的婆婆,將一道道經典的台灣美味,傳授給朱媽媽,不論在食材的挑選、料理的技術、火候的拿捏,樣樣功夫都在婆婆數十年經驗的傳授下,使朱媽媽對料理這門學問,有了更深刻的學習與認知。
喜愛美食的朱媽媽深知,一道好的美食,除了優秀的料理技術外,還需要加入廚師的耐心與愛心。帶著豐厚的料理經驗,與分享美食的心意,1991年,朱媽媽離開家鄉,遠從台南北上,在行天宮商圈落了腳,吉林路一個滿載美味的小吃攤,就這麼開張了,也開始了朱媽媽一生最愛也最擅長的台灣料理生意。
朱媽媽不容埋沒的好手藝,使吉林路的小攤位,慢慢湧進人潮,無數愛吃也懂吃的食客到訪後,口碑傳開了,小攤位遠近馳名,朱媽媽開始了巷內小店面的經營。飲食,不僅是滿足口欲,也是重要的生活文化,為讓家傳絕活能夠永續經營,朱媽媽開始讓子女接觸餐廳營運,傳授烹飪技巧,由女兒負責外場招呼客人,兒子則在廚房跟著媽媽學習手藝,一家人同心協力下,六年前,「古都食堂」擴大經營,重新裝潢打造為現今「燈光美、氣氛佳」風格簡潔乾淨的現代化餐廳。
「古都食堂」的菜單,以中英日三種語言介紹菜色,餐廳內也不時傳來日文交談,顯見「古都食堂」的美食,早已過越國界。經典的台南家鄉味,使台灣各地都有朱媽媽的「古都粉絲」,甚至來自日本、韓國、大陸……的旅遊團和遊客,每回到台灣一定都指名要到「古都食堂」來用餐,「古都食堂」在這些粉絲心目中,就是台灣美食的代名詞。